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36章 为官四勉(2/2)

“至于第四勉,则是事以勤,为官不勤下必生弊,懒政多疵民多生害,如今的空印案,便是没有到这第四勉,所以不可不谨慎之。”

读书人皆都满嘴圣贤仁义,可真到了涉及自利益的时候,躲得比谁都远。

而李洪依然在继续说:“这第二勉,则是存心以公,有是公生明,为官不公,是非易混,事而为,不可得理。”

知意而行难,知和成功之间还有一个词叫到。

朱元璋听的差要鼓掌了,这第一勉,便是甚是和他想法,他最注重的便是贪腐问题,一句廉洁乃是为官之本,便已经让朱元璋想要回书房后,找这本什么《西山政训》自信看一看了。

李洪心中所想,自不必与朱元璋多说,因此嘴上还是说这《西山政训》之事。

大概便可以称之为封建社会时期的公务员守则。

只是朱元璋还是问:“那既然如此,这仁政和勤勉又该如何到呢?”

其实这四勉,并不是什么理,为何历朝历代,只有真德秀将其整理成册,编书铸籍,而且更讽刺的是,这本书算得上是冷门中的冷门?

“只不过想要依靠官员自己自发的到这四,无疑是天方夜谭,因此这便需要律法的监督。”

“第三勉,是要到抚民以仁,只有当官者,能会到天地万之心,永远保持一颗至诚之心,万万不可残苛忿疾。”

“这为官四勉,总结起来无非便是八个字,廉洁、奉公、仁政还有勤勉。”

“什么是为官四勉,什么又是去民十害?”

因为这二者都有着知行合一的提倡,从质上改变大明,神同样需要跟上。

李洪微微一笑,耐心的解释:“所谓为官四勉,第一勉便是律己以廉,西山政训所写,视万分廉洁仅为小善,贪污受贿便为大恶,如蒙不洁,纵有万不可自赎,故为四勉之首,廉洁是为官之本。”

别的读书人和官吏想不到这些么?

这也是为何李洪想要推行理,化学等科学知识,需要参考明心学以及墨家的哲理。

即便是想不到,有这么一本专门讲为官之的书籍,为何传的这么不广?

不说大明律法对于贪赃枉法和滥用公权的惩罚力度,反正是只要朱元璋还在位一天,手下的这群官员们行事便不敢的太过分,毕竟只要有风言风语传到朱元璋耳朵里,说不得便又是一大批颅落地。

“当今圣上在廉洁和奉公这两上十分看重,上行下效,纵观史书,单论官员的廉洁程度,如今或许可以称之为最好的时候!”

朱元璋又不是宋濂,真德秀虽然在宋时算是一代大儒,但终究名比不上他的老师,因此,朱元璋必然是没有看过什么《西山政训》的。

朱元璋忍不住有些自得的笑了笑,李洪说的不错,这一他朱元璋也确实足以自傲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