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一百三十四章 打断他们的爪子(2/2)

“不过,国产化的事情,我们必须抓不放。自己手上没技术,人家就敢欺负你了。”

“……”潘越被噎住了,半晌说不话来。

“这样一来,国外那些厂商都得降价了。”郑立农呵呵地笑了起来。

但这个问题在中国是不存在的,因为中国人实在太多了,而且中国人的工资平,连1/30都达不到。

郑立农说:“擒我们是需要擒的,但纵也要纵。国外厂商如果能够大幅度地降价,用不着降到20%,哪怕是降到30%,我们也可以继续引装置。

不过,潘越也必须承认,凡的话是有一些理的。

说到这,他转看着潘越,问:“老潘,刚才小建议让你去化安公司当总工程师,同时牵搞5000吨设备的研制。这件事,最终还是要看你个人的意愿的,你如果不愿意去企业,我也不便求。你看……”

“那还是有区别的。”潘越赶纠正,“黄化的自动化程度很,6万吨的厂职工还不到1000人。事实上,哪怕只剩下500人都够。

“郑长,我……我愿意!”潘越腾地一下站了起来,他嘴张了张,想说句啥豪言壮语,却又一时语滞,不知该怎么说才好。

“这是迟早的事情。”凡自信满满地说,但随即话锋一转,说:“不过,目前咱们的技术平还不如别人,还得学习他们的技术。我们能的,就是扎好篱笆,不让他们把手伸来。我说请潘长牵搞5000吨级的装置,就是这个理由。”

凡这话,当然就是抬杠了,而且是很没节地抬杠。潘越是个老实人,哪应付得了这伎俩。

抢东西,被我们打跑了。现在他们换了个方式,本质上还是要抢我们的钱,这一回,咱们也得打断他们的爪。”

“这就叫擒故纵了。”吴哲夫归纳

这就叫心有灵犀一通,凡刚支了个招,郑立农就知他的意思了。

所以,小型装置生产效率低,本就是不需要考虑的事情。能够省下几亿元的投资,够给多少工人发工资了,自己还需要在乎多几个人吗?

“你是说,以后我们就用自己搞来的5000吨装置,去替代的大型装置?”郑立农问。

“人多还不好吗?”凡笑,“现在到都是待业青年,我们如果能够多招一些人,不也能减轻国家的就业压力吗?”

凡说:“没什么不行的。黄化的产能是6万吨,我们如果造125000吨装置,就相当于新建了一个黄化。”

“如果我们建12个5000吨级的厂,每家厂起码要200人,12家就是2400人。”

国外衷于上大型装置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劳动力成本太,而大型装置需要的工人少,能够节省下大量的人员工资。

“还有一。”凡笑着说,“郑长,你回北京之后,就下一个文件,鼓励各地使用小型装置代替大型装置,还要规定以后没有特殊理由不再引大型装置。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