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分卷阅读445(2/2)

谢麟回到家中,江先生与赵骞二人便迎了上来,一个叫“东翁”,一个叫“芳臣”。江先生说的是已通知了书院里谢麟看好的学生,谢麟之挑剔,放宽了标准还是只挑了三个人带到府里来,一个是谢氏弟叫谢守清的,一个是慕名而来的学度,另一个则是四婶米氏的侄米铮。

此时正是缺人才的时候,打仗需要将才是真,随之而来的却也是治理人才的缺乏。城被敌人占了,一通杀,死了的缺要补,失职被撤的缺也要补,因为行军而增设的后勤等等职缺也需要人。

“好。”

“他们的文章还差些火候,要是名次极差,羞也羞死我了!”

新君自一长串的名单里选了叶宁的门生汲扬,汲扬论年纪比谢麟长上近十岁,论资历没有谢麟光鲜,但却是一步一步地升上来的,基础很扎实。新君既选了这个人,无论叶宁还是谢麟都没有反对的理由。

新君比先帝更适合皇帝,但他毕竟是一个初登大宝的年轻人,至少在最初的日里,希望边有一些自己熟悉的人、与自己年纪相仿的人陪伴,以渡过这最艰难的新手时光。这陪伴甚至是李丞相这样的老师也不能取代的。

谢麟将今日见闻择要说了,赵骞便:“学士要如何帮叶相公一把呢?”

名单是政事堂递上来的,皇帝从中圈定了一人,政事堂自也无话可讲,飞快地将相关的文书批完,汲扬就这么赴任去了!

三年一科是定制,就以为除了三年一科便不会有别的了?

MD!这会儿还挑这个!赵骞暗骂一句,只好说:“左右也等不也太久。”

最初,谢麟没能成行。

谢麟当晚即往叶府,甥舅俩密谈一番。次日,叶宁即上本,请开恩科,广选贤才以解困局。

诚如谢麟所料,本次开科的差就落到了叶宁的上。

投桃报李,叶宁满心的舍不得,也向新君建议,北方当常设安抚使,以总调度,并将谢麟的名字夹在许多人中间一起报了上去。

谢麟笑问:“开个恩科,如何?”

比起太平年月新君登基开的恩科,前这一恩科取中的人,无疑会有更多的机会。

走得风萧萧兮易寒,汲扬本人的自我觉还算良好,为一个读书人,拜叶宁门下,本就已经在一个相当不错的环境之下了。叶宁固有狡猾的一面,也有城府,比起故去的谢丞相又书生气得多,汲扬沾

赵骞:“那便不妨等到这一科取完,芳臣的几个学生……”

赵骞则是问谢麟:“今上如何?政事堂如何?”

咱们再仔细说话。”

李丞相要总揽政务,随他去;王丞相想在疆土上显能耐,随他去;燕丞相忙着在自己退下去之前扶植侄,随他去。叶宁着人才慢慢熬,怎么也能熬威望来了!叶宁过礼尚书,科考正是礼的事儿呢。

此时,金秋将至。

第201章变故再起

赵骞听完,问:“芳臣自己的打算呢?”

谢麟颇踌躇:“我意外放,却不知何时何地更合适。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