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带着嫁妆穿六零 第150节(2/2)

“咱们每次买的量大,也没碰上合适的。”

这一次可算是大手笔,穆团长家有好酒的消息在驻地传了好几天,吴凤藻都过来看了。

林玉嫌麻烦,除了几坛年份比较老的,其他的酒都倒大木桶里,请胡平他们帮忙,回青松岭的时候给带回去。

老太爷气得,他这么些年存下的好东西,这小老太太就都给他卖了?

“好。”

“行, 回我带个话回去。”李红丽痛快地应下。

这家的小辈还算争气,要么在工厂上班,要么在队上班,家里不缺吃穿。不过为了继承老祖宗的手艺,还是在家里保留了一间蒸酒的屋

老太爷一想,好像也是。

酒运回去之后,母女俩忙活一阵,又把酒倒空了的酒坛里存着。

显然,在白县这样的地方,这家人过得比好多大城市的面人还富足些。

平日里,家里的老太爷有空了就。家里人也喝不了这许多,所以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就当节礼送去。因为味好,还迎,毕竟是祖传的手艺。

无论是穆清生前还是生后,一般人家粮都很张,别说吃饱,能吃半饱都算是不错的日了。

林玉笑着说,“这不是给冬天准备的嘛,他冬天门执勤,兜里揣着酒,寒冷的晚上也能好受些。”

穆清去秦家,路过的时候好奇地看了她一,孙艳一下冷静下来。

有什么好气的,瞧瞧人家的闺女,多么会结人,借着学习的机会就和秦副师长家搞好了关系。

想想上辈,每到天下兴兵的时候,举家逃山林避难的人数不胜数。换成她,如果能走,当初她可能也带着娘亲走了。

寄完之后, 穆清手里还有不少品质的鹿茸, 暂时也用不着, 就泡了一坛鹿茸酒放着。

“买酒?县城供销社就有卖。”

“你可真心疼穆团长,穆团长有福气。”

“曾孙还没结婚呢?”

孙艳暗自生气,气得上火满脸爆痘,要不是家属区都是些妇女和孩,她都不好意思门见人。

大大小小的酒坛,不好带走也不好装,年份还不一样。

“妈, 你问问对面那家,她是本地人,肯定比咱们清楚。”

“家里的酒虽然还有不少,不过还是要省着儿,等冬天到了, 你爸去执行任务消耗大。”

“回我去问问。”

“麻烦你帮我问问?”

林玉一个个看过去,还真是。

穆清把酒坛放到凉的墙角, 才说,“我们再去买一些?”

“我以为他们瞎传,没想到你们家还真买了这么多?”

但是,即使逢年过节要送人,家里还是积压了许多,据他们家老太太说,家里大大小小的酒坛,比家里吃饭的碗还多。

李红丽认识的那家也是白县的人, 全家四世同堂,住着一个大院

第65章

老太爷急得不行,“别都给卖了,家里孙孙女结婚请客还要用。”

李红丽想了想,“我还真知一家, 他们家每年自己酿玉米酒,家传的手艺, 每年都会送亲戚朋友, 就是不知卖不卖。”

羡慕穆继东有福气的人不少,嫉妒林玉能这么随意用钱的人也有一个。

老太太说服了老太爷,笑着问林玉,“要多少?”

“大大小小的坛,估摸着还有三四百斤酒吧,年份都不一样,坛上都贴了条。”

“我想买好酒,最好是纯粮酒,存放了几年的那。”

给霍容时的信还没寄去,穆清跑了一趟后勤,把信要了回来,到时候连东西一起寄走。

“别当我老婆,你说说,家里的孙孙女还有谁没结婚?这么多酒放在家里碍事,还不如都卖了。”

都是当团长的,怎么我家过得,你家就不缺吃不缺穿,买酒都能论桶买?

也找些这里的土特产给他们寄回去。”

“一共多少?”

穆清只觉得,自己家喝,逢年过节还送人,居然能存下这么多么酒,这家人日过的真不错。

败家娘们,这么多酒得多少钱?这些钱够她过多久的好日了?

为了给老家还有南广那边寄东西, 母女俩又跑了一趟白县,买了不少的罐,另外还有鹿茸和其他一些适合的药材, 包装好等着寄去。

李红丽托人去打听,这家的老太爷还没说话,家里的老太太一就答应了,直接问要多少?最好全都给买走,给家里腾地方。

老太太气笑了,“你曾孙还不会走路,结婚还要二十来年,你再慢慢折腾吧。”

下午,见李红丽在院里晒被单, 林玉笑着走过去, 跟她打听哪里方便买酒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