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50章 对生番、熟番,各有一策(2/2)

“我带来了一千五百开拓者,请他们开垦合儒州的土地,他们便是番民最好的老师,若能共同生活,共同垦农,番民便能得到教化,过上受人尊敬的生活。

郑克殷不自觉地咧起了嘴。

至于迁居围聚一事可能影响到的郑克臧所重视的狩猎事业,郑克殷也已经得了解决方案——迁居完成之后,他便会组建澳龙猎人队伍,并将其纳编制,专门负责在外狩猎。

谭家浪一时有些迟疑,“大人言之有理,将各社迁居到一起,确实有利于教化。我谭家浪也必会鼎力相助!”

只要打通青丘山的跨山通,在澳莲渡建起新城,民司便可以甩开金门,自行驶上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,从而去往墨西哥、东南亚、满清和日本起生意,获得重要的战略资源!

“如此经验,应当同样运用于大绵中。尤其是先司长毒死一案,大绵番民也因不熟人而犯了些错误,更应勇敢改正,善莫大焉。

谭家浪作为大绵大绵社的酋长,其村社扫桂滘就位于合儒城的城墙之外,因而可以说完全就是整个大绵的首席酋长。

谭家浪附议了郑克殷的说法:“我们还有蔡大人,也都是同样的想法,但也说不准。

“这自然是他们与我们明人住得很近,从而能够更好地学习技术以务农桑,也能够学习文化人之常,行为举止符合孔孟圣人之,从而得到尊敬。

“皆因这几年来,我们的猎人为寻找猎,扩大了在青丘山上的活动范围,而可能因为我们的人与他们的人所起的这些冲突,有猎人发现狮渊塔社已经不再居住在原来的营地,大概是因为害怕而南迁了。

一直以来,郑克臧、郑克殷兄弟也都将谭家浪视为大绵的代表,只是郑克殷也很清楚,谭家浪并没有统领各社的权威和能力,这位酋长所能到只是帮忙劝说罢了。

,靠海边的称为“渡”,低地平原的称为“凼”,山上的则称为“塔”,可谓一目了然,完全现了汉语的博大。这些名字有些已经固定成为扶桑的地名,最典型的当如金门大港燮莲渡。

“我们知大绵番民的发展一直都比圭谷城要慢得多,你到过圭谷,应该会发现蓝米的耶蓝、巫犁、扫宋三社得到教化的程度相当,与明人已经难分彼此。

“那就是为了帮助大绵各社的发展,我准备下发民司的命令,请大绵社以外的各社迁居到合儒城边。

“我带来的贝林夏、宋有福两位酋长,也将在这一过程中倾力协助。”

“很好,越汕的情况,我大了解了。除此之外,还有一件重要的事,我需要你的合。

“我们的朋友门凼社的人告诉我,狮渊塔本就不是一个大社,可能仅有一百来人,此番南迁,大概会是并到海岸边的卫边社去。”

那不巧了吗,青丘山南麓海岸上的卫边社村庄澳莲渡——也即是原世界线的圣克鲁斯市所在地——恰恰就是“征服青丘”行动中郑克殷最想夺取的攻略对象!

如此一来,猎取一事将不会受到影响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