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369章、指点富二入驻江边(2/2)

郑八斤见他一副恍然大悟的样,再度开导他说:“不过,济川对面,过了江后有条沿江公路,虽然人不多,村之间距离不短,用车的人自然就多,你可以考虑一下。只是,那里的治安不是太好,得小心行事,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,钱不钱的不说。有了钱,得有命。”

两人谈了一会儿,都是如何打通销售渠的问题,直到有人来请堂吃饭,胡海还余兴未尽,到了饭桌上还在一副虚心求教的样

相当于他本来只在郑八斤下面,要变成郑八斤下面是段诗语,段诗语下面才是他胡海,不知到时这位公能不能接受现实?

这一世,有了自己的加,可能会打他的节奏,注定成不了首富,最多是第二。

胡海听了郑八斤的话,前一亮,颇为兴地说:“对呀,江边真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虽然那里的人现在很穷,但是,通比起这边来好得多。而且路平,几个乡镇都是在沿江公路边,一旦打开市场,就专门卖给上班那些人也不错。至于说安全问题,那就不用担心,我爸和那里的权威人士,也就是地方上的风云人集,只要他一面,那人必须给三分面,到时,哪个还敢动我?”

要是段诗语的心不黑,拿给他的货比他直接从自己手里来拿还便宜,他会怎么想?还会把自己当兄弟吗?

不过,也正因如此,他可能不会步上一世的后尘,风云了几十年,最后落下个晚年去的结果。

郑八斤不想玩的,不然,提前在江边去修个工厂,越大越好,赚钱不赚钱无所谓,到时就等着修库搬迁赔偿也称得上一夜爆富。

比起间中来,西凉的山更大,但是,通比这边好一。一条沿江公路,直通川中,连接天府之国,虽然没有化,但是,九十年代就有专门的班维护,哪里有个坑,或者是被雨一条小沟,很快就有人用沙石来补平。不久的将来,那是一条西南地区重要的通线,到时,沿江几个库会分批修建,而沿江公路也会被淹,只能往移动。

看来,这个富二的命运会被改动?

郑八斤自然不想把这些说破,:“对,资源就得整合,不用也是浪费。”

但他不是这样的人,不想投机倒把,得凭能力赚钱,更不想占国家和民族的便宜。

不过,胡海的话他自然相信,前一世,就是胡老海统治了整个江边的矿厂,就连昨天刚拿下的铜矿最后也被他“收购”,就是从沿江公路拉去。

解放前。

胡海自然没有郑八斤思考得这么刻,但是,听了郑八斤的话之后,也觉得有理,他堂堂胡老虎的公,怎么就没有想到像父亲一样,让更多的人为自己打工?坐着数钱不香吗?

正因为济川穷,明年才会被划给昆市,省里想通过省会城市拉动地方的发展,到时,照刚签的合同,胡海要货就不能直接找郑八斤,得通过段诗语这个中间商。

再说了,他们又不远门,更没有资本去逗女人芳心,怎么可能个自行车推着在山上走?

郑八斤,心想,还不就是啃老?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