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分卷阅读176(2/2)

不论其他,当年选定和亲的人选时,考虑到吐蕃气候严寒,路崎岖艰险,朝廷特意从远支旁氏挑健壮的文成公主前去吐蕃,连使女也都是尽量往壮的方向找,不然,和亲队伍不一定能持到吐蕃。

前不久刚刚把娘门,薛家那边更没什么问题。

执失云渐是个好人选,可十七已经明确拒绝了这桩亲事。

殿外光明媚,廊下的护铃轻轻晃动,铃音清脆。

李旦懂得见好就收的理,起告退,沉声:“儿等着阿父的决定。”

李治沉默一阵,“所以呢?你觉得该怎么办?”

这样的语气,看来是已经好打算了。

送嫁这一招只能用一次,李令月可以嫁给薛绍,十七嫁给谁?

长安城中养长大的金枝玉叶,怎么可能经受得起吐蕃的风霜严寒。

王洵在凉亭等了半天,看到李旦大踏步走来,心里有异样的觉。

王洵垂首:“六

“你最近和六王走得很近?”李旦走凉亭,淡淡问王洵。

,真的要……

朝中官员已经隐隐约约知吐蕃派遣使臣前来求亲的事,不论是太平公主,还是永安公主,都和相王关系亲厚,但相王似乎一都不着急。

这一次可不是订亲,是真的送十七嫁啊!

李旦抬起,直视着李治审视怀疑的目光,“阿父,我确实有私心,但是并非危言耸听。”

面前的青年态度平和,但举手投足间隐隐散发迫的威势,让他不得不抬皇帝的份,用了“朕”这个字

李治看一李旦,眉心,“你先回去,朕要考虑考虑。”

“阿父,吐蕃使臣很可能在来京兆府的路上听说英娘的名声,不论他们是从党项诸羁縻州的方向关中,还是走剑南的山路,都不会错过当地人对英娘的传颂。南方有棉田植园,西方有见过烟的胡人。”李旦稽首,郑重,“令月嫁给薛绍,可以躲过吐蕃的求亲。如果吐蕃中途改变主意,把国书上指名的人选改成英娘呢?”

如果不是事关小十七,他真想赞一句机灵。

等吐蕃使臣来了,再急急忙忙发嫁英娘,肯定来不及,吐蕃使臣不是好糊的。

紫金冠,眉宇轩昂,神态轻松,这一刻,天家骨血赋予他与生俱来的雍容威仪显无疑。

“薛绍那边没什么好担心的,他上个月向我打探过是不是该主动求亲,我让他先等等。阿父只要派人在他面前漏个风,他明白该怎么。”李旦说完,话锋突然一转,“那英娘呢?”

李治气极反笑,一接一喝茶,半天不说话:李旦脑倒是转得快,刚听说了吐蕃求亲的事,就瞅准时机来他下旨,前后才不过两个时辰,这小太会把握时机了!

无论如何,李治绝不会送自己的女儿去吐蕃和亲。

李治愣住了。

李旦面不改,垂眸坦然:“阿父自然明白我的意思。”

香烟袅袅,人们继续扇动着罗扇,神情平静,仿佛听不懂父俩在说什么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