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分卷阅读75(2/2)

四个嬷嬷异同声,“贵人,这叫有备无患。”

因为在陆上只走短短地一段路,所以行李多带些也没有什么,孙嬷嬷一听说,立刻带着三个嬷嬷,整理了四个大樟木箱,几乎把徐循的衣箱全给装走了,连冬天的草都带了许多,徐循还说呢,“不必都带去吧,秋天的时候应该就回来了。”

一拨人顿时又忙碌了起来,徐循望着她们团团转的影,到了无语。

太孙妃对徐循的关心,真是再细致微不过了。毕竟门经验少,徐循和嬷嬷们都没想到这,一时又赶忙去装胭脂粉和妆奁,嬷嬷们还要拿布料去尚功局司制司裁衣服,却为徐循连忙止住了,,“能随大哥门,毕竟是差,仙仙和玉女面上没有什么,心里说不准也有些难受,咱们还是不必这么张扬了。这时候拿料过去,肯定是要队给的,内里正愁没有我的闲话呢。”

这都是知

赵嬷嬷还补充说,“反正今年冬天都得过去的,不如先带过去,您还少折腾。到时候和里人一起过去,可就不知是怎么运的了。”

嬷嬷们都嗔了徐循几,又去忙碌了。对于带孙嬷嬷随的决定,几个嬷嬷都是坦然接受,没什么不平的。据蓝儿随提起,余下三个嬷嬷,在下房里还和孙嬷嬷嘀咕了半天呢,不知在说些什么,又把她们叫去,叮嘱、勉励了很久。

了,一行人也还有那么三四十个。太孙自己就带了能有五六个使唤中人。徐循带了孙嬷嬷和两个小女蓝儿、红儿,反正都是太孙妃参谋着给挑来的。再加上车夫、护卫,夫等等,反正队伍也是相当壮观了。因为是夏天门,还可以从运河直上北京,所以一行人是准备从南京城内走到龙江关,在龙江关上船以后直放北京的。

等这里箱快装完了,那边太孙妃还送了两个大箱,传话说,“这次过去,换季时未必来得及回来,初去北方,胭脂粉等该去何购置都不晓得。我份例里匀了一,你们也将有的都带上吧,再有,这里有几匹新布,裁些新衣服穿。”

本朝门,看个黄吉日那是必须的事,每年钦天监都要呈送一本新的万年历上来,为的就是测算每个日的宜忌。据黄吉日和自己的安排,这才定了日发。所以在决定门以后,还有很多时间可以从容准备。在发前三天,太妃派孟姑姑来,检查了一遍徐循为自己准备的行李,看完了指徐循,“这些瓶瓶罐罐的,不是不能带,但最好是在箱里垫些棉絮、麦麸茶叶的小也行,不然若是磕了碰了,洒得一箱都是味也不好。”

#

又说,“多带些是再不错的,还有手巾再拿几条,路上得不易,有时河也不知净不净了,所以手巾多备一些,到了北京再给洗濯,就不愁这个用的问题了。”

徐循还没来得及得意呢,孙嬷嬷一击掌,“那就在去前多制些亵衣亵,这个倒是我们自己就能的。”

徐循一听,也觉得在理,她笑着说,“这么大的衣箱,装得完吗?若是还有空,把嬷嬷们去,大家一起过去吧。”

这一次徐循随驾去,嬷嬷们比她还要兴奋,这些问题似乎还没来得及考虑到呢,一听都说,“贵人说得对,咱们是不该得意忘形。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